ins上火爆的美妆好物 颜值高忍不住剁手
多彩贵州网讯 自开展学习教育以来,平塘县将“立足岗位作贡献”作为推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重要载体,引导全县党员、干部结合工作实际,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奋勇争先,在基层治理的一线深耕细作,在急难险重的考验中砥砺前行。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一项项扎实的举措,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学习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效。
岗位微光汇聚发展动能
时代呼唤担当,担当成就事业。在平塘县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以专业态度和饱满的热情书写不凡篇章。他们的坚守与付出如同点点微光,汇聚成推动发展的磅礴动能。
在中国天眼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号角已经吹响,各岗位工作者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正值暑假研学旺季,“五星级”讲解员余悦的假期行程总被游客“填满”,尽管每天重复讲解同样的内容,但她总会根据不同游客群体,变换不同的讲解方式,始终以微笑和饱满的精神迎接每一位游客。工程部工作人员王泽兴是景区的“电力守护者”,每天顶着高温,常态化巡检维护景区用电设备及线路,用专业保障为游客提供安全稳定的供电。从客服售票到工程维护,景区工作人员以强烈的责任感,让每一位游客在参观体验中感受服务温度。
盛夏时节,正值田间管理关键期,平塘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谭德猛,组织植保无人机飞手深入全县各乡(镇、街道),通过“机械化+智能化”绿色防控手段,开展“飞防”作业,高效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
退伍返乡创业的江帅帅,则为乡村产业转型注入新活力。蜜柚管护期,他带领开花寨村的柚农们给蜜柚开展除草、套袋等管护工作。并发挥共产党员“领头雁”作用,积极探索社会化“托管”服务,推动全村蜜柚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产量超900万斤。同时,还引导村民种植10万余株三角梅、6000余株月季,让单一蜜柚产业升级为农旅融合新模式,让昔日“小荒山”蜕变为村民增收的“小金山”。
从景区服务到田间地头,从技术推广到产业转型,各行业工作者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为平塘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扎根乡土筑牢振兴根基
推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驻村干部是主力军。他们带着使命驻村,带着感情服务,把初心写在乡村大地,用实干筑牢乡村振兴的根基。
被群众称为“摩托书记”的党振村党总支书记李绍光,带着使命扎根基层九年,每天骑着摩托车穿梭山间,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带领村民发展茶叶、柑橘等多元产业,让村集体经济从10万元跃升至30万元,带动千余人就业;“暴雨中协调机械抢通道路、为务工村民落实补贴……”公文包里的民情笔记记满群众诉求,事事亲力亲为。在他的带领下,党振村从昔日的穷山沟变身“花果山”。“有事找支书”成为村民们的信任写照,彰显着村干部以初心绘就乡村振兴画卷的担当。
徐启军是一位退役军人,退役后担任金桥村党总支书记。他把金桥村942户4060人当作家人,村民们无论大事小情找到他,他都耐心倾听、及时回应。在推动产业发展中,徐启军针对君丽茶场因道路不通阻碍发展的问题,向上争取以工代赈项目,修建9.3公里道路、9.7公里步梯、4000多米灌溉管网和7个水窖。茶场基础设施完善后,企业发展日益壮大。2025年春茶、夏茶采摘季,带动了周边群众上千人次就业。从军营到乡村,他用军人的执行力和纪律性破解一个个发展难题,用实干筑牢乡村振兴根基,诠释着村干部的使命与情怀。
国投集团派驻京舟村的第一书记闫发洲便是带着使命扎根基层的实干者。2023年8月驻村后,他紧扣“京舟所需,国投所能”理念,协调60万元修复示范点道路、争取20万元提质改造积分超市,使其面积扩大2倍、商品增至百余种;争取资金20万元建公共卫生间,解决油菜花季游客如厕难题。截至2025年6月,累计为村里争取350万元项目资金,让京舟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从协调项目到优化服务,他用实干破解乡村发展难题,以行动诠释驻村干部的担当。
脚下的泥土有多厚,心中的真情就有多深。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教育中用脚步丈量村情,用实干回应期盼,让乡村振兴的蓝图在平塘大地一步步变为现实。
急难一线淬炼担当本色
“烈火炼真金,危难显担当。”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平塘县党员、干部始终冲锋在前,以“尖刀”姿态攻克难关,用实际行动检验学习教育成效,守护群众安宁与社会稳定。
今年汛期,强降雨导致平塘县多条河流涨水,多地受灾。全县党员、干部闻“汛”而动,筑起安全防线。据统计,汛期全县共派出巡查人员8000余人次,排查隐患点9000点次,党员干部24小时枕戈待旦,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的誓言,成为群众心中的“定海神针”。
生命救援的赛道上,党员干部同样冲锋在前。近日,塘边镇一名群众颈部遭电锯严重割伤,生命垂危。平塘县医共体总院下沉专家与克度分院医疗团队紧急联动,展开生命接力。在设施有限的基层手术室,手术团队凭借精湛技术和紧密配合,历经1个多小时,成功修复了所有损伤组织,将患者从死亡线上夺回。这场与时间赛跑的营救,生动展现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成效,更彰显了医护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担当。
“两清两改两治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关键硬仗,更是检验干部作风的实践考场。金盆街道金龙社区打破部门壁垒,联合城管、住建等多部门开展和谐小区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甲茶镇摆河村创新推行积分制激励机制,将房前屋后保洁、垃圾分类投放等纳入积分管理。村民参与环境整治即可积累积分,凭积分到村便民超市兑换生活用品,有效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卡蒲毛南族乡组建由党员、乡贤、志愿者组成的文明攻坚队伍,通过“小板凳+微课堂”“院坝会”等接地气的方式,走村入户宣传人居环境整治政策……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带头攻坚,聚焦清理乱堆乱放、清除残垣断壁,推进厕所革命、圈舍改造,治理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核心任务,带领群众掀起环境整治热潮,让乡村颜值与群众幸福感同步提升。
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岗位坚守,到扎根乡村振兴的倾情奉献,再到急难险重任务的冲锋在前,平塘县广大党员、干部以学习教育为契机,将初心使命融入日常,把担当作为落到实处。群众看得见的变化、摸得着的实惠,正是学习教育成效最生动的注脚,也为平塘县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平塘融媒:石明钢
一审:杨婷
二审:毛帝清
三审:陈荣